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河道综合整治中重工程措施、轻生态修复现象,破解河道整治断了“黑根”却少了“绿意”,河岸护坡“钢筋石笼、看了心痛”等问题,上海市水务局从工程理念、设计标准、项目建设等三方面出发积极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工作。 |
一是 学习借鉴“营造水势、因势利导”的城市自流活水新技术、新方案,大力推进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建设,形成“一干两支多连”格局,扩大工程引水活水功能,增加本市城区河网水动力,实现苏州河以北地区“涝水排出去、好水引进来”,城市水体自然有序更新,河道水环境逐步“清起来、活起来”。 |
二是 研究编制水务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及海绵型生态河道图集,明确河道护岸建设“以生态为原则,硬质为例外”,初步形成10余种生态岸线设计,7种生态驳岸设计以及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等设施设计;针对乡村河道,利用水土保护毯、块石叠砌、设置植被缓冲带等方式,在做好水土保持基础上,恢复乡村河道自然肌理,为小鱼小虾留足“藏身”地。 |
三是 全面梳理市、区两级在建、改扩建水务项目,以苏州河两岸贯通及沿线生态廊道建设、淀山湖生态湖泊建设等为重点,编制生态河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在确保防汛除涝安全的基础上,计划至2020年完成300公里生态河湖建设;至2022年累计完成500公里生态河湖建设,基本实现乡村美丽河湖,构建人水相亲、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 |
本文系圣恩生态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与本公司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