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态浮床是绿化技术和漂浮技术的结合体,其类型多种多样,通常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浪型、水质净化型和提供栖息地型三类,浮床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多种。有框架型生态浮床一般由框架、浮体、基垫、固定装置和植物等组成。
1、框架
是人工生态浮床的“外壳”,对保持浮床的外形和足够的结构强度十分关键,还可以控制植物在一定范围内生长。框架的外形设计和构建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如圣恩生态的浮田型浮岛,就采用特殊的专利结构和特殊材料,非常利于植物根系扩张与穿刺,保障种植面积>86%,并可种陆生植物;;其内部保温结构,保障植物越冬,植物再生率>95%。
2、附体
浮体又称浮子,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浮床在水体中有足够的浮力,不至于下沉。由泡沫塑料加工而成的浮板、浮简都是良好的浮体材料。
3、基垫
基垫的主要功能是为植物提供生长点,目前应用的基垫材料主要有椰丝纤 维、泡沫塑料板和海绵以及穿孔的塑料盆(钵)等,这些材料具有比重小、吸水和保水性强、耐腐蚀、易于加工等特点,能够为浮床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固定、保水、透气等必要条件。
4、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的设置目的在于防止各个浮床单元因相互碰撞而散架,同时保证浮床不被风浪带走。固定装置也有很多类型,如重物型、船锚型和桩基型等。但浮岛技术发展到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开发出了一体化的浮岛,圣恩生态独创的一体化结构使浮床浮力超强可载人,便于初期植物的种植与后续维护,能抵御45cm风浪,抵御强水流的冲击。
5、水生植物
植物是浮床生物群落及其净化水质的主体,“适生”是浮床植物择用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江南地区,美人蕉、空心菜、水芹菜、芦苇、水花生、水葫芦、水 龙、水稻、水竹、鸢尾、黑麦草、香根草、慈姑等都可以作为浮床植物,这些植物是当地水体或滨岸带的适生种,具有生长快、分株快、生物量大、根系发达、 观赏性好等特点,兼具一定的经济价值,使得浮床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