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生态

上海圣恩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专注福寿螺防治生态技术研发与应用

服务热线:021-68188219
资讯默认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 水体修复的3种方法

水体修复的3种方法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圣恩生态   发布时间:2018-06-02 16:50:50    点击数:-   【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安全。

水体修复的概念和原则

  水体修复: 除了依靠水生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以外,采取人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使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的过程。原则:简言之,经济上可行和技术上可行。

修复最后要达到的目的:

1重建水体受损伤前的物理条件;

2恢复水体的化学状况,截断或减少污染源,清除水中化学污染物;

3生物种类,包括重新引进已消失的土著种类,使生物类群多样化。

水体修复技术

一、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引水稀释、底泥疏浚等。

引水稀释

  引水稀释就是通过工程调水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使水体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该方法能激活水流,增加流速, 使水体中DO增加,水生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我国的黄浦江曾使用过此方法, 而且效果较好。但引水稀释对引水水域和引入水水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导致两水域生态体系发生变化。因此,引水稀释只能是一种救急方法或水体污染治理的辅助手段。

底泥疏浚

  污染底泥是水体污染的潜在污染源,在水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底泥中的营养盐会重新释放出水体。对于类似太湖这种宽浅型湖体,底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底泥疏浚指对整条或局部沉积严重的河段、湖泊进行疏浚、清淤, 恢复河流和湖泊的正常功能。我国许多湖泊及中小河流, 如上海的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云南的滇池及长江三角洲的太湖等,都使用过该技术。底泥清污存在的问题:⑴成本高 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控制外源污染才是关键。

二、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化学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处理被污染水体达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如治理湖泊酸化可投加生石灰;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可投加杀藻剂;如除磷可投加铁盐等。

化学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化学修复技术具有费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如使用硫酸铜的化学除藻方法会大量杀死微生物而破坏水体的生物系统。 故高效、廉价、安全的药剂的研制(如絮凝剂的研制)和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是化学修复技术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三、水体生物修复技术


  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清洁环境的低投资、高效益,便于应用、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技术,它利用特定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收、转化或降解,达到减缓或最终消除水体污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从生物的选择和培养应用上来分主要包括直接投加微生物技术、培养微生物技术和高等生物修复技术等。

1直接投加微生物技术

  这种技术适用于当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菌很少甚至没有,在现场富集培养降解菌存在一定难度时的情况,它是通过向水环境中引入菌种来实现的。其微生物的来源有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

2培养微生物技术

  这是一种污染水体的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 它通过向水体中投加营养物质、无毒表面活性剂、电子受体或共代谢基质等物质来强化水环境中本身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即土著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达到激活土著微生物, 使土著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充分发挥, 从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其中通过投加营养物激发水体微生物的技术效果非常明显,营养物(激活剂)的组分含有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等,它们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3高等生物修复技术

  由于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因此,在污染水体中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且耐受性好的植物, 能够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吸收、富集和降解等作用, 从而实现将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或固定, 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植物对污染物可通过根系吸收,也可以直接经茎、叶等器官的体表吸收。常用于水体修复的植物有凤眼莲(即水葫芦)、芦苇、香蒲、喜旱莲子草、水芹、浮萍、菱、菖蒲等

水体修复生态浮岛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费用省,仅为现有环境工程技术的几分之一;(2)环境影响小, 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或导致污染物的转移;(3)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浓度。

 

此文关键字:水体修复的方法